欢迎光临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官方网站
99358318-2c92-4e22-b7ac-42dc61880d3e.png 年 月 日 星期 距离高考还有
欢迎光临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官方网站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距离高考还有258天
奋楫占先机,顺势立潮头——内江六中召开“高考综合改革”培训会
时间:2022.07.04
浏览:3899
来源: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内江六中在2022年高考再创佳绩。优异的成绩充分体现学校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把握了正确的方向,也向全市人民展示出一支过硬、实干的优秀师资队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是内江六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信念。

6月27日,四川省正式公布新高考政策。为了使我校2025届秋季入学教育教学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学校研究决定开展高考综合改革相关培训工作。6月27日下午,内江六中全校教师在高新校区报告厅参加了“新高考推动教育变革”培训会,第一时间知悉新高考政策。7月2日,相关领导干部、刚送完初高中毕业生的教师和新引进教师齐聚兴隆校区会议中心参加“高考综合改革”培训。


图片1.png

培训开始前,内江六中党委书记、校长唐昭强强调了此次“高考综合改革”培训的重要性,展示了六中推动执行的决心:事关国家人才培养,全面全力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势在必行。学校要坚决执行,全面准确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智力、能力、努力、合力。党委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积极作用。改革意味着机遇,内江六中一定要及早谋划,立即行动,抢占先机,顺势而为,勇立潮头!

图片2.png

接下来,唐昭强向参会人员做了《四川省高考综合改革概述》的培训。其中主要介绍了改革的时间、任务,并从考试制度、评价制度、改革形式等方面介绍了高考综合改革。最后他向全体参会人员提出了四点思考:一是如何做到科学严谨治校,让更多六中学子成人成才。二是在高考综合改革中如何让学生学好、考好。三是如何加强全国“统考科目”和“首选科目”建设。四是怎样做实做强“再选科目”,让六中的“再选科目”成为全省一流学科。最后他希望六中在这次改革中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借势发力。同时号召全体领导、干部、教师能够把改革任务做到、做好,打造卓越六中,为“育创新人才,建西南名校、中华名校”的目标奋斗!

图片3.png

内江六中党委委员、副校长、兴隆校区执行校长游玉旭向参会人员做了《大概念下的大任务教学探究》的培训。培训内容根据自己的实地考察、培训学习和大量阅读相关论文形成。从改革背景、内容、科目及计分、考试时间方面简述高考新变化。重点从“型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与实施途径”与大家探讨了改革中课程设计的总构想,突出了“大观念(大概念)”、“大任务”的理解。全新的教学理念催生新的教学方法,主讲人旁征博引,以高考题为例,从真实性、实践性、综合性三个方面,让参会教师充分感受到“新”高考。他认为,教学方式的改进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育人方式、成长方式,是把教学内容和方式一体化,也是调动学生内在动力,培养创新的途径。参与其中的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了价值追求,达成共识,才能落实好改革。

图片4.png

经过探索,“大概念”教学有可实现的路径。主讲人把经过考证的设计流程、地理学科上的亲身实践和设计建议都一一呈现给大家。这些充分体现内江六中教育教学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早在2014年就关注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7年紧密关注第一批高考改革省份,于是才有面对改革的有条不紊。尽管如此,游玉旭还是理性地提出:高考综合改革,刚起头,路还长,共探索!

图片5.png

语文教研组组长王旭东做了《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例说》的培训。主讲人从语文学科出发,把新旧教材单元篇目数量、文体和学习要求作了对比,直观地告诉大家,新教材阅读数量增加、内容繁杂、要求提高,“老办法行不通”。“单元整体教学”要围绕“主题”,建构“大观念”。主讲人以统编版高中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做了具体的教学设计。其中,用“双线组元”提炼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以此确定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本着“整体性”原则、“三位一体”原则、“读写结合”的原则设置了教学目标。并且展示了前置学习任务单、课堂教学步骤、课后拓展巩固的环节设计。最后,王旭东总结道:新教材,需要教师确定单元教学主题,以单元整体为教学视野,整合教学资源,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对学习内容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

图片6.png

“欲事立,须是心立。” 内江六中巩固培训效果,推进“综合改革”,初、高2025届的教师将利用暑期,发挥集体备课优势,结合“学启思”教学法,完成“新课标”解读,构思大单元备课的基本框架,备好课,迎接新生!



                                               图文:内江六中教科室

                                                         2022年7月4日